補充資料:
胡同里的手藝人之一 鋦碗匠
老北京城裡,有一大批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專門為居民住戶居家過日子中各種維修保障服務工作。服務的範圍大到房屋院牆的維修,小到茶杯扇子的修理無所不包。可以說這些遊走在胡同街巷裡的手藝人群,就是北京城裡的「流動後勤服務保障公司」。他們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是一群居家過日子離不開的手藝人。對他們的稱呼,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就是在他們的工作內容後面加個「的」字。比如,鋦碗的、補鍋的、修傘的、修籠屜的等等。不像南方一些地方對他們還有一個「尊稱」,比如修籠屜的叫做篾匠,補鍋的叫補鍋匠等等。北京人對手藝人的這種稱呼由何而來,不得而知,但是總覺得有些「親切」有餘,尊重不足。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富足,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以前用壞了的物件,都是修修再用,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五十年代以前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人們生活提高了,生活節奏也加快了,於是對以前修修補補的習俗也就淡薄了。市場上的一次性用具的出現,也無言地宣告了「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習俗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隨之一些手藝人和他們的行業,也從胡同中消失了。他們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可是我們卻不應該忘記他們,是他們為古老的北京做出過無可替代的貢獻,也是他們為老北京人服務了數百上千年,讓老北京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現在就讓我們重新走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北京城,走進一條條的胡同,去看看那些已經或正在消失的手藝人和他們行業,重溫老北京人的胡同夢。
胡同裡的手藝人之一 鋦碗匠
新華字典中,對「鋦」字的解釋是: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稱「鋦子」 用鋦子連合破裂的器物:鋦碗。鋦鍋。鋦缸。
所謂鋦碗,是把瓷器、陶器、瓦器等器皿破裂的地方鋦合在一起,其絕妙的地方是用極其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在恢復破損器皿整體美感的同時,達到滴水不漏的使用效果。
鋦盆鋦碗鋦大缸,在現代的孩子們看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鋦盆鋦碗鋦大缸的行當已經消失了近四十年了,就連「70後」們,也沒有幾個知道這個行業的了。您如果問現在的孩子們:「飯碗、盤子打壞了怎麼辦?」他們會告訴您:「打壞了就扔了,再買一個不就行了!」他們不會想到打破的瓷碗還能修,還能鋦好。即使想到修理,也會告訴您:「用502萬能膠一粘就行了!不過粘飯碗可得小心有毒!」
可是在五十年代以前,家裡的各種陶瓷製品壞了,都是請鋦碗匠鋦好再用的。那時的家裡的各種器皿,主要是陶瓷製品,更確切地說是瓷器、陶器和瓦器三種,金屬製品很稀少,根本沒有尼龍塑料製品。吃飯用的盤子飯碗,喝水用的茶壺茶碗等,一般都是瓷器。水缸、面缸、魚缸等都是陶器,和面的盆,洗衣的大盆等一般都是瓦器。家用的陶瓷製品,在當時是家用器皿的主流,因為陶瓷製品既實用又便宜。那時的生活水平,除了極個別的金屬器皿外,也只能使用陶瓷器皿。
鋦碗匠(老北京人稱他們「鋦碗的」,在這裡,我們還是給他們以「匠人待遇」,「尊稱」他們為鋦碗匠吧。)在當時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行當,也是收入頗豐的職業。自然,鋦碗匠的技術要求也是較高的,沒有幾年的學習是不可能獨立操作的。打眼,釘鋦的操作不算太難,可是要把破成幾瓣的瓷碗,在不用任何粘結劑的條件下,只用幾個鋦釘,就能使破損的器皿基本恢復原樣,而且滴水不漏,達到能繼續使用的標準,那可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沒點技術可真不行。
鋦碗匠都是一個人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地兜攬生意。鋦碗匠的挑子,其實就是兩個三層抽屜的箱子。箱子不到半米高,有半米長,20多公分寬,三個抽屜裡裝著鋦碗匠的各種工具和材料,如鑽具、鋦釘、鉗子、錘子、鏨子、線繩、熟石灰膏等等。箱子上裝有提梁,提樑上用繩套和扁擔鏈接在一起。挑子的一端箱子提樑上,還懸掛著有一面小銅鑼和兩個小鐵錘。當鋦碗匠挑著挑子走在胡同裡的時候,左右搖晃的小鐵錘,就會來回敲打小銅鑼,發出叮噹叮噹的響聲,向住戶們宣示鋦碗匠的到來。
鋦碗匠的工具,主要是打眼用的鑽具和鋦釘。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是要鋦瓷器,就必須有「金剛鑽」。因為瓷器尤其是高級瓷器的硬度非常高,除了鑽石以外,各種金屬鑽頭都無法在其上打孔鑽眼。這裡說的「金剛鑽」,就是鋦碗匠手中的鋦碗鑽具。鋦碗匠的鑽具,分為兩種:一種是鑽陶器或瓦器的普通的鋼鑽具,一種是鑽瓷器的特種鑽具。兩種鑽具從外表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一根大約有十公分長的手工打造的鐵鑽桿,鑽桿中部套著一節毛筆管粗細的竹子外套。外套的兩端用鐵箍把竹外套和鑽桿固定在一起,鑽頭和鑽尾各露出一公分多長。特種鑽具就是俗稱的「金剛鑽」,其實就是在普通鑽具鑽頭部分用銅焊的方法,鑲上一顆極小的鑽石。自然鑲上去的鑽石,是屬於工業級的鑽石。但是就這樣一根鑽具,就足以使鋦碗匠的身價倍增:這樣的一根「金剛鑽」,在當時也是價格不菲,在所有手藝人的工具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貴重之物了。這樣的「金剛鑽」,只有極少數工具店裡才能買到,我記得在前門大街路西原來就有一家店舖,專賣各種手工藝人使用的各種工具,其中就賣鋦碗匠的「金剛鑽」。
要想在瓷器上打眼,除了鑽具以外,還要有兩件工具來配套:一個是鑽弓,一個是鑽帽。鑽弓是一個類似提琴弓子的工具,大約一米來長,一般是竹子做的桿,弓弦是一根細線繩,一頭固定在弓子的頂端,一頭繫在另一端的手柄上。弓弦是用來纏繞在鑽具的竹套上,來回拉動鑽弓,使鑽具轉動起來,好在瓷器上打眼。鑽弓的手柄大多是木製的,講究點的用牛角製作。手柄安裝在鑽弓的一頭,和鑽弓成直角裝配。手柄上一般還有一個拉緊裝置,以便調節弓弦的鬆緊。
還有一件工具就是鑽帽。鑽帽其實就是一個半球形的小鐵腕,直徑大約有兩三公分,也有的鋦碗匠用小酒盅當鑽帽用。鑽帽是用來給穩定鑽具和向鑽具加壓的工具。要想在瓷器上打眼,就必須使鑽頭能穩定在瓷器的一個點上,不能搖擺不定,鑽帽就像一個手把住鑽具的鑽尾,使鑽具保持穩定。另外,要想在瓷器上打眼,鑽具必須對瓷器胎體有一定的壓力,這樣才能使鑽頭鑽進瓷器的胎體裡面,否則鑽頭只能在瓷器表面上打滑,而無法鑽進去。鑽帽就是套在鑽具的尾部,一方面起到穩定鑽具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用手給鑽帽加壓,鑽帽再把壓力傳導到鑽桿和鑽頭上,以完成打眼作業。
只有鑽具、鑽弓和鑽帽三者配合起來,鋦碗匠才能在瓷器上打眼。三者的配合,是需要相當熟練的技術的。
當您把打破的瓷器拿出來,叫鋦碗匠修理的時候,鋦碗匠就會開始「找碴」——俗話說「鋦碗兒的戴眼鏡——沒碴找碴」。鋦碗匠找碴,是為了對您拿來的破碗進行估價——估價一下有沒有修理的價值,也為了和主顧確定修理費用。因為當時的瓷飯碗好點的三四毛錢一個,一般的飯碗也就兩毛來錢,相當於幾斤玉米面的價錢。而一個鋦子要兩分錢,一個破碗鋦上五六個鋦子還有修理的價值,要是鋦十幾個鋦子,就不如去買個新碗了。所以鋦碗匠「找碴」,就是為了估計需要幾個鋦子。高水平的鋦碗匠能用最少的鋦子修復破碗,而經驗和技術欠佳的「笨」工匠,同樣的破碗,他就會多用好幾個鋦子,不但價錢高,而且還影響外觀,鋦出來的碗也不好看。
鋦碗匠把您的破碗拿在手裡,首先要進行「還原」,就是把破碗對合起來,看看有沒有缺失的地方和隱性的裂縫。當確定沒有缺失和隱性裂縫後,就會左瞧瞧右看看,估計一下需要在碗上打幾個鋦子才能確保破碗復原。當鋦碗匠和您商量好您能接受的修理費以後,鋦碗匠就坐在馬扎上正式開始修理作業。
首先鋦碗匠要用一根細線繩,把拼對好的破損瓷器捆綁起來,使其復原成原來的樣子,並把需要打眼、鋦釘的地方露出來,以便作業。捆綁好破損瓷器以後,鋦碗匠就會把圍裙鋪在兩腿上,用雙腿夾住捆綁好的瓷器,開始幹活。
打孔時,鋦碗匠左手大拇指和食指間握住鑽帽,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鑽具,把鑽尾放進鑽帽中,並給鑽頭蘸上點唾液作為潤滑劑。右手拿住鑽弓,並將鑽弓的弓弦在鑽具上繞一圈,然後將弓弦拉緊 。這時就要用鑽頭找準鑽眼的位置,用右手拉動鑽弓,使鑽具來回轉動,開始打眼。剛開始的時候鑽弓拉動的要輕、要慢,待鑽頭在瓷器上鑽出一個小坑後,就可以大幅度拉動鑽弓,並加大左手鑽帽的壓力,快速鑽進。每當這時,鋦碗匠左右手的配合動作,就像一個大提琴手在演奏,手中的鑽具也發出「嘶、嘶……嗡、嗡……」的響聲,就像在演奏一首優美的樂曲。由於「金剛鑽」的硬度遠高於瓷器的硬度,所以在鑽孔的時候,絕不會發出刺耳的噪音,而一種低沉的摩擦聲。
鋦碗匠在瓷器上鑽孔時,要根據瓷器的薄厚程度來確定鑽孔的深度。其深度既要能使鋦釘牢牢地固定在鑽孔裡,又不能把瓷器胎體打穿,這就要鋦碗匠的技術了。其實鋦碗匠的技術,都在打眼的環節上顯示出來:技術高的鋦碗匠,打出來的鋦眼,能把鋦釘牢牢地固定在瓷器上,把破損的瓷器牢固地鋦合起來,不會因為使用時間長了鋦釘脫落,並且保證鋦好的瓷器滴水不漏。有的技術欠佳的鋦碗匠,鋦好的瓷碗雖然基本恢復了原樣,可是一裝水就會發生滴漏。沒辦法,只有在裂縫處和鋦釘兩側用熟石灰或白膏泥堵漏。雖然用塗抹熟石灰來堵漏是允許的,但是畢竟表明了技術水平的高低。
打完孔,就要釘鋦釘了。鋦釘是一種形似現在的訂書釘的兩腳金屬釘,只是釘腳很短。鋦釘都是用鐵絲或銅絲打制而成,從上面看,鋦子成柳葉形,鋦腳是圓柱形。根據修補的器皿的大小和價值,鋦釘也有不同的質地和大小。比如鋦陶器和瓦器,用的就是鐵鋦釘,體型也比較大;鋦瓷器時,一般都是用銅鋦釘,個頭也比較小。要是鋦小酒盅、小酒壺等高級瓷器和玻璃器皿,使用的鋦釘就只有兩三毫米大,而且是近乎銀白色,不過這就需要付出較高的價錢了。
據說高級鋦碗匠還有一手「鋦釘做花,金線填縫作梗」的本事。說的是,把破損的瓷器在修理的同時,進行藝術再創作:他們能根據原器皿的風格和裂紋的走向,把鋦釘佈置成梅花、菊花柳葉等圖案,在裂縫中填充金屬絲,使整個器皿上出現一幅由鋦釘和金屬絲組成的鑲嵌畫。破損的器皿不但被修復,而且又被賦予了藝術的再創造,其身價會因此而更高。
鋦碗匠修好破損器皿後,總要向院裡喊一聲:「您給點水!」您把水拿出來後,鋦碗匠會把水當著您的面倒進修好的器皿中。然後一面收拾工具,一面和您閒扯。幾分鐘過後,鋦碗匠會把修好的器皿端起來交給您。其實向您要水,就是告訴您完工了,讓您當面驗收。當您看到破損的器皿被修的滴水不漏時,您還能不趕快把修理費給他嗎!
鋦碗匠走了,鋦碗匠的行業也走進了歷史。可是鋦碗匠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跡,卻是我們民族的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和精湛的手藝,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