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大明成化年制”日本瓷器 摘自: 张石的博客

在日本的古董市场,常看到有许多瓷器赫然标有“大明成化年制”制的字样,且不在少数。

成化年(1465 - 1487年)是中国明代皇帝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这个时代生产的瓷器非常贵重,古玩界历来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


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初二, 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母为贵妃周氏。

朱见深曾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贵妃,而且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

为了讨万贵妃的欢喜,成化皇帝令景德镇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如可以在手中把玩的豆彩鸡缸杯,还有用于喝酒的豆彩小酒杯,内书“大明成化年制”。这些字是成化皇帝亲手所书,与他朝款识绝无类同。

成化瓷器被历代藏家誉为瓷器之冠。成化瓷器的胎土使用的是景德镇麻仓山出产的麻仓土瓷土矿,这种麻仓瓷土矿至明万历后期就已绝迹,其瓷胎洁白细腻,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少,这说明成化官窑对胎釉原料的选择与控制极为严格,故为明代瓷器之冠。成化青花瓷由于把“苏泥麻”青料改用“平等青”(又称“坡塘青”),颜色从永乐、宣德的浓艳变得淡雅,其纹饰的美术图案题材广泛,鸳鸯莲池,鱼跃水草,云龙麒麟,戏婴高士,无所不包,在图案装饰手法上,笔划精丽,花纹工细,恬静雅致。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柔和,造型轻灵秀美,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闻名于世。明人沈德符在《敝帚轩剩语》中说:“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成化斗彩瓷器由于烧造数量不多,保存不易,到明万历年间就已经十分珍贵。前些年,香港苏富比曾经拍卖过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比拳头还小的一只杯子,卖了2300万港币,成为当时中国明清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如此珍贵的成化瓷器怎能如此充斥日本古董市场?幸亏卖古董的商人诚实,他对我说:这不是中国明朝的成化瓷器,这时日本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烧造的伊万里瓷器,当时好的瓷器都这样写,这是当时的一种习惯。

回来一查资料,果真如此。中国从纪元前就开始制造瓷器,在汉代(西历25-220年)开始正式生产瓷器,而日本一直到中世纪只能生产陶器,瓷器一直靠从中国进口。日本造瓷始于17世纪,地点是现在的佐贺县有田町。

伊万里瓷是17世纪初在现在的佐贺县做成的日本最初的瓷器,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将包括有田地区在内的肥前(日本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包括现在的佐贺县和除了对马市、壹岐市的长崎县)生产的瓷器叫作伊万里瓷,因为这个地区生产的瓷器都从伊万里港出口。从狭意来讲,伊万里瓷器包括初期的伊万里瓷器和后来宽永(1624-1645)直至享保年间(1716-1735)的出口瓷,从广义来说,江户时代的所有瓷器都可以称为古伊万里瓷,甚至明治时代的剪纸印花瓷器也可以称为古伊万里瓷。

伊万里烧的文献记载始见宽永15(1638)松江重濑所著《毛吹草》,该书写道“唐津今利有陶瓷器,唐津(佐贺县唐津地区)者,土也(陶器);今利者(伊万里),石也。”


17世纪中叶,明灭清兴,改朝换代,中国减少了瓷器出口的数量,荷兰等欧洲国家只好寻找新供货渠道以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日本瓷器业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为荷兰生产瓷器,其特色是釉下蓝上加铁红和金色的面釉,图案是花卉和几何形状的简单或复杂的组合,也有的完全模仿中国瓷器图案和器型的产品,不少瓷器还写上了中国明朝的年号,由于成化瓷器誉满天下,因此多写“大明成化年制”,也有写“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年制”字样的瓷器,但是数量不多。从瓷窑的调查成果来看,写有“大明成化年制”的伊万里瓷器从17世纪末开始制造,18世纪以后不断增多。

知道这段历史,才知道仿造真品,日本也是历史悠久,好在那时没有所谓“知识产权”之说,因此也不会有人追究,更不会诉诸国际法庭。但是看一下今天日本网络古董市场,到处都充斥着“大明成化年制”古董,有的卖价颇高,而真货廖廖无几。这些商品有的来源于中国的古董地摊,有的来源于中国的古董高仿市场,有的则是江户与明治时代的伊万里瓷。

由于中国古董价格飙升,日本古董市场也是风声水起,贩来的高仿“大明成化年制”假货醋腌土埋,一个昨天才诞生的“瓷器新生儿”已经老得斑驳陆离,绣迹斑斓;而伊万里仿造瓷器本已阅尽沧桑,贼光消尽,更让人不分真假,而现在的古董鉴定,没有一个辨别真假的定量与定性的科学标准,即使混水摸鱼,也无法以法律追究。只有那些知道这些商品来路的商人本身心知肚明。但是如此下去,必将导致古董泡沫崩溃,市场疲软,特别是那些标榜信奉“商以诚为本”的传统商人,更应该扪心自问。


以上摘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