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近世海上瓷器之路與日本有田瓷器發展(摘自網路分享)

*近世海上瓷器之路與日本有田瓷器發展
 
何以德勒斯登國立美術館會藏有數量龐大的十七、十八世紀日本有田燒瓷器?這得從近世歐洲貴族王室對於中國與日本瓷器的狂熱收藏說起,而且這也促進了德國邁森(Meissen)窯業製瓷以及歐洲德荷法等地諸窯的發展。十五、十六世紀中國青花瓷器不僅輸出歐洲,為當時王室貴族上層階級的奢侈品,也輸出日本,在以封建領主為中心的日本貴族社會、寺院、實力豪商間,中國瓷器與貴金屬、漆器等同列高級品。十六世紀末期,葡萄牙人開始遠洋航海,開始自中國進口相當數量的陶瓷,到了十七世紀,英國與荷蘭透過自家東印度公司的設立,開始大規模地將東方物產輸入歐洲社會。
 
在十八世紀之前,在歐洲所見的瓷器,都是從東亞傳至歐洲的舶來品,當時歐洲仍未能燒製出與中國瓷器硬度相比擬的硬質瓷器。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從1610年開始以巴達維亞為東方貿易根據地,跟中國進行貿易,之後每年約有五萬件瓷器輸往荷蘭,貿易最盛期約在1635年至1640年間,一年至少有三十萬件中國瓷器送往歐洲。
 
日本瓷器的發展,約在1605年前後,日本肥前有田的朝鮮歸化工人李參平首次成功燒製瓷器。1630年代左右肥前地區窯場已能量產燒製青花染付瓷器,1650年代則已能燒製仿中國明代中期色繪瓷器的肥前赤繪。1660年代日本瓷器透過與荷蘭海路貿易登陸歐洲,是在中國瓷器已進入西歐貴族上層社會成為奢侈品收藏之後。然而如果中國瓷器在歐洲有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日本瓷器何以能打進歐洲社會,成為王室與貴族階級的收藏項目?日本瓷器有什麼不同於中國瓷器之處嗎?歷史機緣如此。
 
1640年代至1680年代正值中國明清兩朝交替之際,政局社會不穩,磁器生產大受影響,加上沿海地區政治情勢嚴峻影響海路貿易,中國瓷器在這段期間內難以輸出;且荷蘭在1662年與南明鄭成功的對戰中,失去了作為東亞貿易根據地之一的台灣,這兩項因素使得這段時間內的中國瓷器,難以透過海路傳往歐洲。然而歐洲社會對中國瓷器的需求並未因此減少,荷蘭東印度公司便將瓷器貿易對象與路線轉往日本。此時也是日本江戶鎖國時期(1635-1868),只有荷蘭人與中國人可以在長崎出島與日本進行貿易活動,荷蘭東印度公司獨佔日本貿易,鍋島藩也在江戶幕府的命令下,擔當長崎沿岸的海上警備任務,可以穩定海上貿易安全;同一時期鍋島藩也進行有田地區的窯業獎勵與保護政策,有田地區發展至十三個窯場。以上種種對於長崎出島的肥前有田瓷器荷蘭貿易,都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促進作用,於1660年代發展出訂單貿易瓷的日荷交易模式,而因應這樣的訂單貿易模式,也影響了有田地區窯場(主要是稗古場窯、中白川窯、猿川古窯、中樽、大樽窯等)的發展形態,這些窯場發展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海路貿易密切相關。1660年代日本肥前有田瓷器作為中國瓷器替代品被送往歐洲,卻也因此有相當數量的日本有田瓷器在當時被當成中國瓷器而被歐洲貴族所收藏,這可以從收藏名冊中看到有田瓷器被誤載登錄為中國瓷器的記錄。
 
肥前有田瓷器款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所下訂單內容密切相關。根據永竹威的研究指出,有田瓷器發展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一開始作為中國瓷器的替代品,有田瓷器主要模仿中國明朝中晚期青花式樣,有田鄉的內山、稗古場窯、猿川古窯燒製「染付芙蓉手樣式」的中國樣式染付青花瓷器,而且瓷器款式多為盤皿類,只有少部份的壺類或瓶類。這類「芙蓉手」複合圖繪樣式,如花鳥圖、山水圖、昆蟲圖、花籠圖、牡丹圖、石榴圖等,由於是因應荷蘭東印度公司訂單需求,而成為典型江戶後期瓷器的基本樣式,各窯場燒製方式、圖繪技法等則多雷同。然而即便模仿中國青花瓷器,此時期的有田瓷器的青花發色仍不及中國青花瓷器的明皙與飽和。
 
第二階段有田瓷器款式,從原先中國風盤皿的需要,轉向歐風生活用品。從當時訂單內容可知,輸出的有田瓷器形態為帶有染付花紋或字銘的咖啡杯、高腳形咖啡杯,以及染付鉢類,有田瓷器是作為歐洲日常生活食器而被燒製的。
 
第三階段從1660年代至1680年代可說是有田瓷器在荷蘭貿易的全盛時期。歐風樣式的訂單數量很多,樣式也趨多樣化,例如不再僅是單調的碗類器具,而出現作為日常用具、食器的洋風茶組、盛湯或麥片粥的深盤、酒瓶、手提水瓶、茶壺、多面瓶、有柄茶杯等。同時也輸出以中國色繪萬曆瓷器樣式、明末吳須赤繪樣式、天啟樣式為範本的有田色繪瓷器,也有人形類瓷器輸出,今日在歐洲各地美術館所見日本有田人形瓷器,多是這個時期所燒製。
 
第四階段進入1680年代,也是肥前有田瓷器進入轉變期,因為此時中國瓷器生產再度復甦,西歐諸窯場開始蓬勃發展。日本瓷器不再做為日常生活用品或食器,而是表現日本特色樣式與圖繪的色繪美術瓷器。柿右衛門樣式的竹虎、松竹梅、岩牡丹、葡萄栗鼠等圖,被繪製在高腳壺、角鉢、細口瓶等裝飾類瓷器上。今日所見,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前半歐洲巴洛克風格王城宮殿裡瓷器廳裡所收藏的日本瓷器,多是此一階段輸出的有田瓷器。
 
而此一時期也正是歐洲王宮貴族流行在巴洛克王城或宮殿建造瓷器廳的熱潮,以東方工藝美術品作為室內裝飾素材,以瓷器裝飾豐富壁面,如英國女王瑪麗二世早年在荷蘭海牙收藏中國瓷器,回英國就位女王後,也持續收集中國日本瓷器。法國路易十四也在凡爾賽宮整建瓷器廳,擺放他近七百件的瓷器收藏。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的瓷器之夢,發展歐洲歷史最早的邁森製瓷,在德勒斯登易北河畔興建日本宮殿,擺放中國日本瓷器的大量收藏與邁森燒製瓷器。今日這些古伊萬里樣式、柿右衛門樣式的肥前有田瓷器,便保存在德勒斯登國立美術館瓷器展覽館裡。從邁森窯炻器(瓷器燒成前)的角瓶或錫製角瓶的形狀與日本有田瓷器的近似度,可以說有田瓷器對邁森瓷器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