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九谷燒 大正時期 花鳥圖赤繪大缽























大正九谷 赤絵の大鉢 花鳥の図_画像3


大正九谷 赤絵の大鉢 花鳥の図_画像2




大正九谷 

花鳥圖

赤絵大鉢 



大正九谷 赤絵の大鉢 花鳥の図の器です。この時代の職人の実力を感じる素晴らしい絵付けです。隅々まで丁重な絵付けが施されています。特に鳥の描き方は素晴らしく羽根の一枚一枚まで金彩の輝きで表現されています。立体感を感じる程の作品です。     

商品の大きさ
高さ9,2センチ直径24センチで箱には入っていません。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話古早的陶瓷起死回生術--鋦補、補硘仔(轉貼自 呷茶の茶匣 部落格)

話古早的陶瓷起死回生術--鋦補、補硘仔

2011/10/14 03:15


茶友們泡茶、享受品茗之趣,手上總免不了多支茶壺。紫砂,更是泡茶利器。但是紫砂為陶土燒製,一不小心失手,可能一只好壺就給毀了。尤其有些個愛壺已經養得透亮,更教壺主們痛徹心扉,多方探聽,總想要尋求補救之道。壺破了……真的沒救了嗎?

其實在早先的年代,由於物資缺乏,惜物惜福觀念甚是普遍,破裂或損壞的器具多仍捨不得丟棄,總是想辦法進行修補。尤其陶瓷這一類易碎物,更是早早就琢磨修補方法。為了使破碗碎壺起死回生,人們遂發明了「金剛鑽」和「鋦釘」對陶瓷進行修復的技術,此種技術稱之為「鋦」,台灣人管這叫「補硘仔」。

 

圖片資料來源:http://f23.yahoofs.com/myper/FXF7GH2AQkJuAVTvIi4-/blog/ap_F23_20090514094543457.jpg?TTA0MmOBFzVaHE2Y

如何進行鋦補?傳統修補技藝是用糯米加入大灶灰燼細粉搥搗出無毒黏合劑、自製鋦釘、破片與原體接合、定位、導孔、鑽孔等,每一個步驟都是純手工又富濃濃的古早味。鋦匠通常先把器皿碎片拼接後用繩子反覆紮緊,再用弓子和金剛鑽沿著裂縫兩邊鑽出小孔。接下來是釘鋦子,鋦子橫跨裂縫,一路排過去,把碎片咬得牢牢的,最後一道工序是用瓷粉調色加膘膠,填入鋦釘縫隙,擦淨,就絕不會漏水了。這樣既花不了幾個錢,又發揚了祖先傳下來「勤儉持家,愛惜器物」的良俗美德。


圖片資料來源:http://img.beihai365.com/bbs/Mon_1107/277_379808_5d7dfc6b52a536e.jpg

 
圖片資料來源:http://f23.yahoofs.com/myper/FXF7GH2AQkJuAVTvIi4-/blog/ap_F23_20090514095141542.jpg?TTA0MmOB4KyQAJWc

由於早期民間對鋦補需求甚殷,因此鋦匠們挑著修補工具,行走於大街小巷之間。可以修補的材質並不限於陶瓷,舉凡鐵鍋、瓜瓢、塑膠水壺帶、木桶、布袋等,真是無所不補。過去修補工匠通常是一身簡服、身揹木箱、手持專用響板,沿路一面拍動響板一面叫修,遇有修補器物即隨處擺下行當,坐上小椅子就地修補。那般景象,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鋦補技術產生的具體年代現無法考證,但宋代張擇端已將鋦匠行走民間的景象繪入《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知道這項技藝至少已傳承過了一千多年。

遼代黃釉皮囊壺H28cm W18cm,其形制類似唐代,此文物已有900多年歷史。有趣的是,瓷壺中間偏右是補一塊錘打出來的鐵片來鋦補的
圖片資料來源:http://images.epochtw.com/20060220/a802.jpg
鋦補最早集中出現在山東、河南、河北,後來因各自具有特色的金剛鑽而形成了三大派別:山東的皮鑽,河南的弓鑽,河北的砣鑽。清朝乾隆時期,在這三大派的基礎上又分為兩大類,即:鋦瓷粗活和鋦瓷細活。鋦瓷粗活所用的工具多大而粗糙,以鋦補民間生活用品為主;鋦瓷細活,多為達官貴族服務,所用的工具小巧精緻,鋦釘有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之分。且其中包含還著十幾種修復古舊瓷器的絕活:嵌補、嵌口、包邊、包嘴、鑲包、嵌飾、做件、補件等鑲嵌包鋦法,可以把所有的破損瓷器修飾完好,使其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工藝品。


絕長補短.鋦碗 影片資料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tjSDtYwPMs

「鋦盆、鋦碗、鋦大缸嘍!!」曾經鋦匠們總是拉著抑揚頓挫的方言腔,背挑著攤子到處地吆喝。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物資豐裕,生活器物取得容易,用壞即丟已成消費者的習慣,使得這惜物的「補硘仔」遂沒落成了一項失傳的傳統工藝。鋦匠修碗盤這一幕已成遙遠記憶,現實生活中幾乎無法再尋覓了。古人曾感嘆破鏡難圓、碎玉難全,而今殘了的壺,只怕再也是難補了………………

圖片資料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11-09/11/122019266_31n.jpg


參考資料:
1.缺陷與惜物之美~漫談補釘的藝術:鋦瓷 http://tw.myblog.yahoo.com/r25500/article?mid=2523&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2.中縣鋦瓷展 再現先民惜物美德 http://www.epochtw.com/6/11/8/40494.htm
3..民間傳統絕活——鋦瓷 http://news.idoican.com.cn/fswb/html/2008-11/28/content_20864404.htm

4.影片資料--鋦瓷無痕1/3  http://youtu.be/aRZkUnoDSds
補充資料:
胡同里的手藝人之一 鋦碗匠
  老北京城裡,有一大批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專門為居民住戶居家過日子中各種維修保障服務工作。服務的範圍大到房屋院牆的維修,小到茶杯扇子的修理無所不包。可以說這些遊走在胡同街巷裡的手藝人群,就是北京城裡的「流動後勤服務保障公司」。他們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是一群居家過日子離不開的手藝人。對他們的稱呼,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就是在他們的工作內容後面加個「的」字。比如,鋦碗的、補鍋的、修傘的、修籠屜的等等。不像南方一些地方對他們還有一個「尊稱」,比如修籠屜的叫做篾匠,補鍋的叫補鍋匠等等。北京人對手藝人的這種稱呼由何而來,不得而知,但是總覺得有些「親切」有餘,尊重不足。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富足,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以前用壞了的物件,都是修修再用,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五十年代以前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人們生活提高了,生活節奏也加快了,於是對以前修修補補的習俗也就淡薄了。市場上的一次性用具的出現,也無言地宣告了「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習俗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隨之一些手藝人和他們的行業,也從胡同中消失了。他們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可是我們卻不應該忘記他們,是他們為古老的北京做出過無可替代的貢獻,也是他們為老北京人服務了數百上千年,讓老北京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現在就讓我們重新走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北京城,走進一條條的胡同,去看看那些已經或正在消失的手藝人和他們行業,重溫老北京人的胡同夢。
  胡同裡的手藝人之一  鋦碗匠 
  新華字典中,對「鋦」字的解釋是: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稱「鋦子」 用鋦子連合破裂的器物:鋦碗。鋦鍋。鋦缸。   
  所謂鋦碗,是把瓷器、陶器、瓦器等器皿破裂的地方鋦合在一起,其絕妙的地方是用極其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在恢復破損器皿整體美感的同時,達到滴水不漏的使用效果。 
  鋦盆鋦碗鋦大缸,在現代的孩子們看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鋦盆鋦碗鋦大缸的行當已經消失了近四十年了,就連「70後」們,也沒有幾個知道這個行業的了。您如果問現在的孩子們:「飯碗、盤子打壞了怎麼辦?」他們會告訴您:「打壞了就扔了,再買一個不就行了!」他們不會想到打破的瓷碗還能修,還能鋦好。即使想到修理,也會告訴您:「用502萬能膠一粘就行了!不過粘飯碗可得小心有毒!」 
  可是在五十年代以前,家裡的各種陶瓷製品壞了,都是請鋦碗匠鋦好再用的。那時的家裡的各種器皿,主要是陶瓷製品,更確切地說是瓷器、陶器和瓦器三種,金屬製品很稀少,根本沒有尼龍塑料製品。吃飯用的盤子飯碗,喝水用的茶壺茶碗等,一般都是瓷器。水缸、面缸、魚缸等都是陶器,和面的盆,洗衣的大盆等一般都是瓦器。家用的陶瓷製品,在當時是家用器皿的主流,因為陶瓷製品既實用又便宜。那時的生活水平,除了極個別的金屬器皿外,也只能使用陶瓷器皿。 
  鋦碗匠(老北京人稱他們「鋦碗的」,在這裡,我們還是給他們以「匠人待遇」,「尊稱」他們為鋦碗匠吧。)在當時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行當,也是收入頗豐的職業。自然,鋦碗匠的技術要求也是較高的,沒有幾年的學習是不可能獨立操作的。打眼,釘鋦的操作不算太難,可是要把破成幾瓣的瓷碗,在不用任何粘結劑的條件下,只用幾個鋦釘,就能使破損的器皿基本恢復原樣,而且滴水不漏,達到能繼續使用的標準,那可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沒點技術可真不行。 
  鋦碗匠都是一個人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地兜攬生意。鋦碗匠的挑子,其實就是兩個三層抽屜的箱子。箱子不到半米高,有半米長,20多公分寬,三個抽屜裡裝著鋦碗匠的各種工具和材料,如鑽具、鋦釘、鉗子、錘子、鏨子、線繩、熟石灰膏等等。箱子上裝有提梁,提樑上用繩套和扁擔鏈接在一起。挑子的一端箱子提樑上,還懸掛著有一面小銅鑼和兩個小鐵錘。當鋦碗匠挑著挑子走在胡同裡的時候,左右搖晃的小鐵錘,就會來回敲打小銅鑼,發出叮噹叮噹的響聲,向住戶們宣示鋦碗匠的到來。 
  鋦碗匠的工具,主要是打眼用的鑽具和鋦釘。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是要鋦瓷器,就必須有「金剛鑽」。因為瓷器尤其是高級瓷器的硬度非常高,除了鑽石以外,各種金屬鑽頭都無法在其上打孔鑽眼。這裡說的「金剛鑽」,就是鋦碗匠手中的鋦碗鑽具。鋦碗匠的鑽具,分為兩種:一種是鑽陶器或瓦器的普通的鋼鑽具,一種是鑽瓷器的特種鑽具。兩種鑽具從外表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一根大約有十公分長的手工打造的鐵鑽桿,鑽桿中部套著一節毛筆管粗細的竹子外套。外套的兩端用鐵箍把竹外套和鑽桿固定在一起,鑽頭和鑽尾各露出一公分多長。特種鑽具就是俗稱的「金剛鑽」,其實就是在普通鑽具鑽頭部分用銅焊的方法,鑲上一顆極小的鑽石。自然鑲上去的鑽石,是屬於工業級的鑽石。但是就這樣一根鑽具,就足以使鋦碗匠的身價倍增:這樣的一根「金剛鑽」,在當時也是價格不菲,在所有手藝人的工具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貴重之物了。這樣的「金剛鑽」,只有極少數工具店裡才能買到,我記得在前門大街路西原來就有一家店舖,專賣各種手工藝人使用的各種工具,其中就賣鋦碗匠的「金剛鑽」。 
  要想在瓷器上打眼,除了鑽具以外,還要有兩件工具來配套:一個是鑽弓,一個是鑽帽。鑽弓是一個類似提琴弓子的工具,大約一米來長,一般是竹子做的桿,弓弦是一根細線繩,一頭固定在弓子的頂端,一頭繫在另一端的手柄上。弓弦是用來纏繞在鑽具的竹套上,來回拉動鑽弓,使鑽具轉動起來,好在瓷器上打眼。鑽弓的手柄大多是木製的,講究點的用牛角製作。手柄安裝在鑽弓的一頭,和鑽弓成直角裝配。手柄上一般還有一個拉緊裝置,以便調節弓弦的鬆緊。 
  還有一件工具就是鑽帽。鑽帽其實就是一個半球形的小鐵腕,直徑大約有兩三公分,也有的鋦碗匠用小酒盅當鑽帽用。鑽帽是用來給穩定鑽具和向鑽具加壓的工具。要想在瓷器上打眼,就必須使鑽頭能穩定在瓷器的一個點上,不能搖擺不定,鑽帽就像一個手把住鑽具的鑽尾,使鑽具保持穩定。另外,要想在瓷器上打眼,鑽具必須對瓷器胎體有一定的壓力,這樣才能使鑽頭鑽進瓷器的胎體裡面,否則鑽頭只能在瓷器表面上打滑,而無法鑽進去。鑽帽就是套在鑽具的尾部,一方面起到穩定鑽具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用手給鑽帽加壓,鑽帽再把壓力傳導到鑽桿和鑽頭上,以完成打眼作業。 
  只有鑽具、鑽弓和鑽帽三者配合起來,鋦碗匠才能在瓷器上打眼。三者的配合,是需要相當熟練的技術的。 
  當您把打破的瓷器拿出來,叫鋦碗匠修理的時候,鋦碗匠就會開始「找碴」——俗話說「鋦碗兒的戴眼鏡——沒碴找碴」。鋦碗匠找碴,是為了對您拿來的破碗進行估價——估價一下有沒有修理的價值,也為了和主顧確定修理費用。因為當時的瓷飯碗好點的三四毛錢一個,一般的飯碗也就兩毛來錢,相當於幾斤玉米面的價錢。而一個鋦子要兩分錢,一個破碗鋦上五六個鋦子還有修理的價值,要是鋦十幾個鋦子,就不如去買個新碗了。所以鋦碗匠「找碴」,就是為了估計需要幾個鋦子。高水平的鋦碗匠能用最少的鋦子修復破碗,而經驗和技術欠佳的「笨」工匠,同樣的破碗,他就會多用好幾個鋦子,不但價錢高,而且還影響外觀,鋦出來的碗也不好看。 
  鋦碗匠把您的破碗拿在手裡,首先要進行「還原」,就是把破碗對合起來,看看有沒有缺失的地方和隱性的裂縫。當確定沒有缺失和隱性裂縫後,就會左瞧瞧右看看,估計一下需要在碗上打幾個鋦子才能確保破碗復原。當鋦碗匠和您商量好您能接受的修理費以後,鋦碗匠就坐在馬扎上正式開始修理作業。 
  首先鋦碗匠要用一根細線繩,把拼對好的破損瓷器捆綁起來,使其復原成原來的樣子,並把需要打眼、鋦釘的地方露出來,以便作業。捆綁好破損瓷器以後,鋦碗匠就會把圍裙鋪在兩腿上,用雙腿夾住捆綁好的瓷器,開始幹活。 
  打孔時,鋦碗匠左手大拇指和食指間握住鑽帽,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鑽具,把鑽尾放進鑽帽中,並給鑽頭蘸上點唾液作為潤滑劑。右手拿住鑽弓,並將鑽弓的弓弦在鑽具上繞一圈,然後將弓弦拉緊 。這時就要用鑽頭找準鑽眼的位置,用右手拉動鑽弓,使鑽具來回轉動,開始打眼。剛開始的時候鑽弓拉動的要輕、要慢,待鑽頭在瓷器上鑽出一個小坑後,就可以大幅度拉動鑽弓,並加大左手鑽帽的壓力,快速鑽進。每當這時,鋦碗匠左右手的配合動作,就像一個大提琴手在演奏,手中的鑽具也發出「嘶、嘶……嗡、嗡……」的響聲,就像在演奏一首優美的樂曲。由於「金剛鑽」的硬度遠高於瓷器的硬度,所以在鑽孔的時候,絕不會發出刺耳的噪音,而一種低沉的摩擦聲。 
  鋦碗匠在瓷器上鑽孔時,要根據瓷器的薄厚程度來確定鑽孔的深度。其深度既要能使鋦釘牢牢地固定在鑽孔裡,又不能把瓷器胎體打穿,這就要鋦碗匠的技術了。其實鋦碗匠的技術,都在打眼的環節上顯示出來:技術高的鋦碗匠,打出來的鋦眼,能把鋦釘牢牢地固定在瓷器上,把破損的瓷器牢固地鋦合起來,不會因為使用時間長了鋦釘脫落,並且保證鋦好的瓷器滴水不漏。有的技術欠佳的鋦碗匠,鋦好的瓷碗雖然基本恢復了原樣,可是一裝水就會發生滴漏。沒辦法,只有在裂縫處和鋦釘兩側用熟石灰或白膏泥堵漏。雖然用塗抹熟石灰來堵漏是允許的,但是畢竟表明了技術水平的高低。 
  打完孔,就要釘鋦釘了。鋦釘是一種形似現在的訂書釘的兩腳金屬釘,只是釘腳很短。鋦釘都是用鐵絲或銅絲打制而成,從上面看,鋦子成柳葉形,鋦腳是圓柱形。根據修補的器皿的大小和價值,鋦釘也有不同的質地和大小。比如鋦陶器和瓦器,用的就是鐵鋦釘,體型也比較大;鋦瓷器時,一般都是用銅鋦釘,個頭也比較小。要是鋦小酒盅、小酒壺等高級瓷器和玻璃器皿,使用的鋦釘就只有兩三毫米大,而且是近乎銀白色,不過這就需要付出較高的價錢了。 
  據說高級鋦碗匠還有一手「鋦釘做花,金線填縫作梗」的本事。說的是,把破損的瓷器在修理的同時,進行藝術再創作:他們能根據原器皿的風格和裂紋的走向,把鋦釘佈置成梅花、菊花柳葉等圖案,在裂縫中填充金屬絲,使整個器皿上出現一幅由鋦釘和金屬絲組成的鑲嵌畫。破損的器皿不但被修復,而且又被賦予了藝術的再創造,其身價會因此而更高。 
  鋦碗匠修好破損器皿後,總要向院裡喊一聲:「您給點水!」您把水拿出來後,鋦碗匠會把水當著您的面倒進修好的器皿中。然後一面收拾工具,一面和您閒扯。幾分鐘過後,鋦碗匠會把修好的器皿端起來交給您。其實向您要水,就是告訴您完工了,讓您當面驗收。當您看到破損的器皿被修的滴水不漏時,您還能不趕快把修理費給他嗎! 
  鋦碗匠走了,鋦碗匠的行業也走進了歷史。可是鋦碗匠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跡,卻是我們民族的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和精湛的手藝,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清 花目皿




清朝初期 花目皿 陶磁器研究_画像1





















清朝 花目皿


寸法:口縁径約12.5センチ、高さ約2.3センチ、
高台径約6.6センチです。
重さ約139.5グラムです。

清 魚皿


清朝期 魚図皿 陶磁器研究_画像1





















寸法:口縁径約12.7センチ、高さ約1.9センチ、
高台径約6.9センチです。
重さ約150.0グラムです。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清 青釉蓮華座付白磁粉彩竹文仙鶴圖 碗





b10【御龍】 雍正年製 青釉蓮華座付白磁粉彩竹文仙鶴図 御碗_画像1











雍正年製 青釉蓮華座付白磁粉彩竹文仙鶴圖 碗



寸法: 約10 cm x18 cm

重量: 約 0.92Kg

清末 粉彩  桃紋6寸皿











清末 粉彩  桃紋6寸皿


見込みに桃が描かれ花々が全面に描かれた大変綺麗な作品です。
器裏には福寿の意味を持つ蝙蝠が描かれた趣き有る6寸皿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寸法
直径約18.5cm・高台径約11.0cm・高さ約3.0cm。






清末 漢詩 粉彩蓮花桃圖 皿




清朝末期(孫文時代) 漢詩 粉彩蓮花桃図 古皿_画像1


清朝末期(孫文時代) 漢詩 粉彩蓮花桃図 古皿_画像2














清末 漢詩 粉彩蓮花桃圖 皿



寸法:口縁径約17.2センチ、高さ約3.0センチ、高台径約10.3センチです。
重さ約235.0グラムです。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MAMIYA-6☆蛇腹カメラ

☆011☆MAMIYA-6☆蛇腹カメラ☆ジャンク品☆レトロ☆_画像1


☆011☆MAMIYA-6☆蛇腹カメラ☆ジャンク品☆レトロ☆_画像2


☆011☆MAMIYA-6☆蛇腹カメラ☆ジャンク品☆レトロ☆_画像3


MAMIYA-6☆蛇腹カメラ☆

MAMIYA-6☆蛇腹カメラ

記載されている事項  : MAMIYA-6 No127877    
D.Zuiko F.C. 1:3.5 f=7.5cm 238878 Olympus    
商品の状態 : 経年による擦れや劣化などが見られます。    
蛇腹部分にひどい破れはありませんが小さな穴は分かりません。 
シャッターは切れますが、その他の動作確認はしていないので 



九谷焼☆鶴絵柄☆急須(2014年1月已割愛)



☆005☆九谷焼☆鶴絵柄☆急須☆レトロ☆お正月☆_画像1


☆005☆九谷焼☆鶴絵柄☆急須☆レトロ☆お正月☆_画像2


☆005☆九谷焼☆鶴絵柄☆急須☆レトロ☆お正月☆_画像3



九谷焼☆鶴絵柄☆急須(2014年1月已割愛)


サイズ  : 幅170 奥行き140 高さ135 (mm)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鉄造吊燈籠

えんの里131■極上 鉄造吊燈籠■12N12中_画像1


























 鉄造吊燈籠



鉄造りの吊燈籠です

側面は月の形や窓の様に透細工が施されており、頭の部分は菊の花となった重量は約3.2㎏ある味深い逸品です



サイズ

外径 約12.7cm 高さ 約27.2cm



鎌倉彫 四君子紋 大瓶掛火鉢
































鎌倉彫四君子紋大瓶掛火鉢



菊、竹、梅、蘭の四君子丸紋が彫られた美しい意匠で、独特の風合いが逸品です

 サイズ

前幅 約43cm 高さ 約25.2cm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哭笑不得


日本友人捎來一組老碗公三個
僅用一張舊報紙簡易打包
放在木盒中遠渡重洋
黑貓送來到家裡
打開一看心涼一截
三個破碎了一個
要花很多時間請專家修補了
還好尚有兩個碗公完好如初

翻開這張破爛的舊報紙一瞧
昭和十三年九日一日大阪朝日新聞(1938年)
上頭有很多消息是令人震驚的
還有蔣介石委員長的相片一張

還好有這張老報紙
有一失必有一得
讓我不至於太傷心

日文底子好的冰友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那些都是歷史課本中看不到的歷史啊










“八三○”南雄空战:击毁日机6架
    1938年夏,日本侵略军久攻武汉不下,乃认为中国外援是一重要原因,遂调集海、空军兵力封锁我国沿海港口,又轰炸当时唯一对外运输动脉——粤汉铁路,以期切断我国的海外物资援助,并孤立中国各战区。日海军封锁了珠江口,游弋于大鹏湾至广州湾一带。

    1938年8月,中国空军3大队由汉口南调衡阳,随时准备南下支持广州战场。29日,航委会令3大队32中队全体随吴汝鎏大队长南下广东南雄。不料甫到南 雄的当日下午,便遭汉奸发觉,次日尚未吃早饭,又报“日机一批,航向南雄。”30日上午9时1分,3大队飞机在吴大队长和32中队长朱家勋率领下,分2个 编队起飞拦截。10时30分,敌机到达湖南郴州机场,投弹30余枚,机场严重受损。3大队飞机因没有遭遇敌机,便飞返南雄。

    是时又有情报称,日机分2批从唐家湾起飞,1批18架沿粤汉铁路而去,轰炸了韶关机场;1批为96舰战11架,并有双翼中岛95舰战6架,方向南雄。10 时40分,我军在机场上空警戒的9机发现了敌机,立刻展开空战。我空军利用斗士I的性能优势,先攻敌96舰战,朱家勋中队长当场击落2架96舰战,韦鼎烈 分队长和韦善谋各击落1架,杨永章、唐信光各击伤1架96舰战,但只见冒烟逃窜,未见坠落。

    正当双方展开激烈格斗时,日96舰爆5架突然出现在空中,原来敌想靠战斗机缠住我军飞机,以达到我机消耗油料,等我机油尽不得不降落时,再用晚起飞到达的 攻击机轰炸我军机场,将我机消灭在地面。不料,我空军此次用的是斗士I战斗机,续航力大于苏制战斗机,因而日本人错算错。此时,日方的95、96舰战因为 格斗消耗油料过多,只好退出战斗,留下早来的96舰爆。我机虽也油料告急,但毕竟在自己土地上,没有后顾之忧,便咬住速度、爬升、火力均不如我的日96舰 爆猛攻,直到击落其2架后,才纷纷迫降。

    是役,我机击落敌96舰战4架,击伤2架,击落96舰爆2架,击伤2架。但我空军吴汝鎏大队长被敌机击中殉国,马敏鑫分队长迫降时重伤不治殉国,韦鼎烈分 队长、韦善谋、唐信光3机均毁,被迫跳伞,杨永章迫降。计阵亡2人,损失飞机5架。可谓惨胜,尤其吴汝鎏大队长的牺牲,是个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