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開門」、「一眼貨」(網路文章分享)

如看貨時碰上真貨叫「開門」、「一眼貨」,
中國古玩風氣起源較早,古玩行業歷史悠久。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玩行話要算「骨董」一詞,「骨董」初見於唐代開元年間張萱《疑耀》一文:骨董兩字乃方言,初無定字,「骨」董后演變為古董,直到清代乾隆時才將「古董」改稱為「古玩」,取「古代文玩」之義。 清末民初為古玩行業鼎盛時期,因此古玩買賣間行話也就應運而生,經過幾十年的變遷,舊有的行話大多已不再使用,如今古玩行話推陳出新,產生了許多新行話。古玩行話大致可分為二類,一是俗語,二是術語。俗語涉及的面較廣,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整個過程都有行話。如看貨時碰上真貨叫「開門」、「一眼貨」,貨物達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夠年份」;遇到新仿舊的貨稱之為「高老八」或「八爺」;對有些地攤貨統稱為「新加坡」,諧音「新假破」,新貨做偽叫「做舊」,做舊做的好就是「高仿」,做的不好就是「判眼」。民國之前仿舊的叫「老仿」現在仿舊的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爐因其珍貴,在明宣德年間就有了仿品,以後歷代直至今日仍不斷地有仿品出現。古玩行里有一種人,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然後再賣給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稱「游擊隊」,游擊隊收貨出價都比較低,因此又叫「鏟地皮」;而「拾麥子」、「撿漏子」則是指買者有眼而賣者不識購到好貨或指買到從內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貨。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騙,買了「高老八」叫「吃藥」、「交學費」,懂行人買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買了便宜貨叫「吃仙丹」。 老貨壞了重新修補過叫「動過手」。倘若賣家說貨絕對真,信誓旦旦,而買家仍有疑問,又不好直說是假的,就只能說:「看不好。」有許多人總認為從農民手上買的貨不會有假,殊不知有些貨是游擊隊有意丟給農民「埋地雷」的。另外還有「下蛋」則專指複製品,如將別人送去裝裱的名人字畫進行複印或學生複印老師的作品,再將複製品以假充真賣給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間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價格利潤很低、有時甚至是「蝕本」,這就叫「交行價」,漫天開價是「天價」,一件古玩喊到幾萬,甚至幾百萬,弄不清楚是不懂還是存心坑人。以物換物是「打仗」,一批貨物連好帶孬一齊賣稱作「一槍打」、「一腳踢」。某人帶人上門來購貨,行規要按成交價的10%付回扣,叫「打一」。購貨時如說「1塊錢」就是1百元人民幣;「10塊錢」就是1千元,「1毛錢」即是10元。 術語行語即是專用語,一般變化不太大,有陶瓷方面的專用語,還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畫等方面的專用語。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賊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紋叫「沖」;老翡翠叫「老種」、新翡翠即是「新種」。老貨無論出土還是傳世,都有一層自然陳舊的光澤,叫「包漿」,新出土的東西叫「生坑」,傳世的東西叫「熱坑」等等。由於術語行話專業性比較強,因此不是行家就難以掌握。 上面所提及的古玩行話,僅是收集到的一部分,且各地區的行話也各有不同,隨著古玩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將會湧現出更多的行話。

中華陶瓷的常见行话——瓷器缺陷、修补、造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