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古伊萬里與鍋島燒的討論(一)

日本的伊萬里與鍋島燒為例,
 對作品性質、生產模式、品質高低、
 造形與裝飾風格、品味等方面進行討論

============================================


歷史一 吳蕙蓁

日本陶瓷在十七世紀中開始進入國際市場,然而,在伊萬里燒於國際上大放異彩的同時,日本本地的鍋島燒卻也在上層貴族間散發著內斂的光芒。
為了配合國際趨勢伊萬里燒採用接近當時國際主流──中國的陶瓷風格試著進入歐洲廣大市場,在其器形、風格、甚至圖案上都模仿中國的樣式,但同樣的為了打進 歐洲市場,日本伊萬里燒所添加的元素,不免也參雜著西方的價值觀,成 為一種融合東洋、西洋藝術、卻又不完全等同中國的陶瓷之美。
至於鍋島燒,那又是另一種不同的美。以大方、明確卻又不失日本風味的圖案制作的陶瓷,主要對象是日本上層的貴族。鍋島燒的式樣基本上沒有伊萬里燒那麼大 型,反而較多的製品是如同茶碗一般,小巧且可以拿在手上把玩、欣賞。至於鍋島燒上面所繪製的樣式,我想大概可以與當時日本社會的流行色彩互相呼應,比對當 時各種日本藝術品,我覺得鍋島燒的圖式和日本和服上繪製的花紋,有許多相像之處,包括自然媒材的選用、顏色呈鮮艷塊狀貌、以及東洋風濃重的幾何圖案,其實 都可以發現兩者互相呼應的地方,所以可以假設那些圖案不只是盛行在鍋島燒之上,在日本當時也算是運用在各種用品之中、十分主流的色彩配置模式。並且在色彩 的表現上,大面積塊狀、且漸層較少的色塊,說不定也與當時出現的浮世繪版畫有一定程度的連結。
伊萬里燒與鍋島燒是十七世紀日本兩種風格不同的陶瓷藝術,然而它們在的目的除了有時代背景的意義價值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後人了解,當時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 展。雖然遠在幾百年後西方的戰火才會延燒到這片土地,然而人類文化的進展卻早已在此時就已經悄悄入侵並且融合其中。這也是藝術文化融合特出的地方,它沒有 那麼強的侵略性,反而是在進入的過程中更加迸發出本地原有藝術的獨特性,進而引發更強烈、創新的新型藝術出現,伊萬里燒就是如此,開拓出之後期獨特風格的 陶瓷市場。而鍋島燒雖然沒有那麼強烈的文化融合,它卻是代表著日本藝術文化的演進,從原本中國、朝鮮學習的藝術形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逐漸發展出自我 的民族風格,我想不僅僅是鍋島陶瓷,觀望當時整個日本的流行圖式、顏色,便可以很明顯得看出那是一種民間普遍的流行元素,至於陶瓷則是承載此種元素的其中 一個表現方式。


=============================================

陳佳妤

就裝飾風格而言,我覺得鍋島燒的特色在於大面積且顏色濃重的色塊(尤其以藍色最多見),不同色塊間顏色的對比明顯搶眼,例如深藍對比白色。且鍋島燒所繪圖 樣多是大筆畫的大圖樣,不是很複雜的圖案,但感覺很大方。感覺鍋島燒的作品都在玩幾何圖形、色塊及器形間互相呼應、對比的遊戲,具有看似隨意其實不隨意的 巧思、優雅出眾又大方、不流於繁雜瑣碎的氣質。與伊萬里比起來,鍋島燒的留白以及大面積幾何構圖都使作品看起來更加清新。
伊萬里具有民間的熱鬧歡慶氣氛,大紅大金熱鬧繁複的色彩及裝飾圖形使伊萬里在貿易瓷中頗受歡迎。伊萬里的作品所繪紋樣較纖細複雜,通常布滿整個器表,許多作品幾乎看不到底下的白色胎。熱鬧華麗之餘,偶而會使人覺得喘不過氣。
柿右衛門的作品也有留白的意境。但其以多彩彩繪的紋樣筆畫較纖細,不若鍋島燒大方。
特別的是,我發現一些古伊萬里的作品以青花畫出幾何圖形的紋樣,如青花傘紋盤、青花杯形洗,與鍋島燒有一點相似,但是其他古伊萬里青花作品卻仍略顯繁複。


============================================

生傳一 楊舒安

在之前的課程中我們已經學過也討論過明代官窯與民窯的興替,彼此之間的差別,並且互相競爭、學習、交流,官窯和民窯在成立的性 質上就有非常大的差別,所以連帶影響到各自的生產方式、規模、形制、風格等等,官窯通常都較為端正典雅,色彩與器形強調莊重的風格,規格都較為一致,是官 方訂定好的規範,而且這樣的御用器形不容許外流,外界更不能夠製造。在品質方面,明代官窯的發展一開始的確是品質極高、風格獨特的但是之後卻隨著國勢的衰 弱而走下坡,逐漸被民窯所取代。而民窯的部分,大部分民窯所具備的特色就是活潑、創意,不受官方的約束,所以能夠更自由的掌控生產模式與工具,進一步發明 更多的配方、器形、裝飾技法等,彰顯出民間旺盛的活力。明代的民窯原先是模仿官窯,企圖製造出和官窯一樣精美的瓷器,但是明代後期卻逐漸追過官窯的發展, 反而使得官窯最後採取「官搭民燒」的方式燒製瓷器。

日本的伊萬里燒和鍋島燒也是民窯和官窯的類似性質。伊萬里燒是由於出口港口的名字而得名,它本身又稱為有田燒,產地大致上在有田這一區域附近,屬於民間的 窯場,由於日本瓷器和伊萬里燒的發展,和海外貿易息息相關,所以它可以說是一種貿易瓷,在品質上講求大量生產,但是品質卻也不能太過粗糙。現今我們把江戶 時代在有田製造的瓷器統稱為古伊萬里,第一類初期伊萬里,充滿了質樸的感覺;第二類古九谷,加入了彩繪技術,充滿大膽的配色和構圖;第三類柿右衛門樣式, 纖細唯美的圖案,表現了日本獨特的美學觀;第四類鍋島燒,則是進獻給幕府而特製的御用瓷器,一般人是無法見到的;最後是狹義的伊萬里燒,則是指開始外銷歐 洲之後所出現的帶有金襴手樣式的瓷器,更加的鮮豔亮麗。其中屬於民間製造的伊萬里燒的風格都較為活潑,有很多人物故事、花鳥、草木,這些圖案的擺放較為不 規則,整件作品像是動畫一樣會跳動,再加上生動炫麗的顏色,充滿了華麗的多彩,是伊萬里外銷獲得極大成功的風格。另外一方面,鍋島燒是個有趣的瓷器品類, 它的產生是非常特定的,只是因為鍋島藩需要進獻給幕府將軍的高級瓷器,所以特別訂製了一系列御用的瓷器,造形繪圖方面相較於民間製作的伊萬里燒就顯得端莊 典雅,圖樣也選擇端正的花草樹木,其他特別的樣式則是特別設計過的,雖然獨特但還是保持潔淨典雅的風格,不同於民間窯場的活潑躍動的作品。另外就生產模式 來說,日本民間窯場除了供應日常生活所需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配合外銷,而類似官窯的鍋島燒應該延續官窯的作風,訂製的作品不會讓外界人士得到設計的樣 本,所以民間人士基本上是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到鍋島燒的。因為進獻給幕府將軍,所以鍋島燒在所有伊萬里燒中顯得特別突出,它經過設計,並且有固定的規格,所 呈現出來的品味獨特,品質也更加有質感,和民間窯場活潑生動的風格有所區別,也因此鍋島燒在日本陶瓷史上佔了極重要的位置,更顯得獨特。


=============================================

歷史二的饒祖賢:)

日本伊萬里瓷器多是由當時的民間窯場製作,具有較為強烈的平民性格,並作為日本對歐洲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中又 以柿右衛門的瓷器最受到歐洲人的喜愛。而鍋島的瓷器生產受到當地藩主的支持與保護,以進獻給貴族為主,從當時對瓷窯生產技術的極度保密可知瓷器的燒造是藩 主誇耀政治、經濟實力的方式之一。
對比古伊萬里、柿右衛門以及鍋島燒,古伊萬里瓷器的色彩繽紛、裝飾花紋繁複,似乎有意要把整個瓷器表面都填滿 (如藏於德國國立德列斯登藝術收藏基金會的大型日本陳設瓷或是碗、盤等物件),給人華麗、熱鬧的感覺。另外,其上所繪製的圖案較有一種通俗的趣味性(如青 花松樹人物三繫罐),且多數皆以紅色顏料繪製,相當地鮮明、醒目。古伊萬里瓷器中也有些作品特別以西方的人物、花紋為主要素材(如荷蘭人物彩繪葫蘆瓶), 製作符合西方人喜歡的器型,想必是有利於對歐洲的出口貿易。柿右衛門瓷器色彩的華麗、繁複程度皆不及古伊萬里,留白空間增加而露出大塊的乳白色釉,再加上 它的裝飾花紋以花鳥樣式為主,反倒讓整件作品顯得清新、舒服、高雅許多。
鍋島燒則以青花或青花加彩為主,主要器形多是圓形的大盤,其他樣式似乎不 多,可能是將重點擺在器表的繪畫技巧上面吧。以藍白色調為主的青花瓷顏色較為淡雅,青花加彩則較為華麗,但大圖案的設計則讓整件作品不會顯得雜亂。除了山 水、花鳥紋飾外,也有相當多的抽象線條表現,某部分可說是具有現代感的設計,又比柿右衛門風格顯得更加高雅、尊貴。大體上來說,進獻給藩主的鍋島燒瓷窯就 如同中國的官窯,生產過程受到官方嚴格的掌控,技術保密不可外流,品質、品味各方面都較為講究,展現出一股高雅、清幽、簡單又大方的格調,藉以維持上層階 級所使用瓷器的優越性與獨特性。但相對地,官方制式化的規定也讓進獻給藩主的瓷器變化性(如色彩、器型等等)不如民間貿易陶瓷器皿來的多元、活潑。


============================================


張家禎

日本的外銷瓷與內銷瓷(供皇室所用)兩者整體來說都非常的精細、優雅,我認為兩者間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若要將兩者的風格做一比較,我認為就外銷瓷器 來說,其裝飾圖案的風格比較嚴謹,在細部的處理非常細心。在顏色方面比較清淡,看起來乾淨、明亮,釉的透明度似乎比較高。
至於內銷瓷方面,我覺得應該是比較沒有了國外市場因素的考量,裝飾主題少了許多限制,可以充分發揮日本文化的特色。在我看來,這些國內自己使用的瓷器在裝 飾的表現上顯得比較活潑,趣味性較強,裝飾的題材也比較豐富。而在顏色上,和外銷瓷的明亮比起來內銷瓷器整體的顏色比較偏向粉色系,感覺比較溫和。此外, 外銷的瓷器留白的部分(未繪有裝飾圖案的部分)似乎比較多,裝飾的圖案、顏色不會填滿整的作品,相形之下,供皇室所用的瓷器作品有些會在整個瓷器都上色, 留白的地方較少。因此,在視覺感官上皇室所用的瓷器似乎較為豐富。


==============================================

丁乙珊

比較伊萬里燒與鍋島燒瓷器的差異

從作品性質來看:
伊萬里燒的製作目標是商業,也就是將產品銷售至國內外。尤其時逢中國內亂導致中國瓷器的海外市場萎縮,伊萬里燒趁勢取代了中國成為瓷器的外銷大宗。因此燒造出來的成品造型跟樣式非常多元,部份反應了歐洲人的審美觀。

鍋島燒是鍋島藩主直屬的官窯,其製作之成品用以貢獻給宮廷、將軍和知名人士,嚴格控制不外售,因此一般人是不容易見到的。


就其生產模式與產品品質來看:
台北故宮收藏的柿右衛門樣式中,花口碗碟和花形器皿均以模具壓印,西元1659年由荷蘭商館向肥前訂製三萬兩千餘件瓷器的交貨記錄,與之後伊萬里燒在歐洲各地的收藏來看,伊萬里的生產模式已經量產商業化。到了十八世紀中後期,當伊萬里燒在歐洲已經有一定的市場規模時,
窯場甚至將有缺損的陶瓷器也一併交貨給貿易商人,顯示期利益導向。此時期的伊萬里燒品質也無法與前輩相抗衡。

而鍋島燒由鍋島藩主大力扶持與保護,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燒造工人,從寬文元年(西元1661年)開始便不斷將窯場遷往更隱密、有最好青瓷釉料的地方,在藩窯的活動都有特定人員(例如:皿山代官)監控,加強管理,嚴格監督,力求降低次級品產率。


就其作品器形、紋飾、風格特色等外觀來看:
伊萬里燒在前期受中國影響很大,例如十七世紀六十年代以青花瓷為主,造型與紋飾取材自中國;
還有在瓷器上落中國年款、口沿處以鐵汁施以褐圈(模仿金屬器)等也可看出中國的影響。

之後出現了日本作風的柿右衛門樣式彩繪瓷,器壁薄、造型端正、在失透性的珍珠色調瓷釉上施以色調明朗的裝飾,以及彩繪講究留白等,都是此式樣的特色。

此外還有古伊萬里的瓷器大膽構圖和強而有力的筆觸構成雄渾的平民風格,燦爛華麗的裝飾技術如染錦手、金欄手、十八世紀的花籠手等,可看出伊萬里燒多元的特色。

鍋 島燒的特色在於其品味高雅,其青花和青瓷尤其有名。器型以盤為大宗,也有陳設瓷、香爐、花瓶、鎮紙、筆架、水滴等,盤類多外型奇異,圈足高且大,櫛圈足為 其特色,嚴禁其他窯的仿製。其紋樣不模仿景德鎮,大多採日本設計,以青色釉料為主題的彩繪瓷(色鍋島)其漸層暈染細緻,畫面清麗優雅,連續性紋樣也是其特 色。


綜觀上述幾點對民間貿易陶瓷與進貢藩主的陶瓷器比較,可發現民間貿易陶瓷在作品的造型、紋飾和風格上相對較為多元豐富,
但是其品管則視當時市場的情況而有所變化;而進貢貴族的陶瓷器不僅品質非常整齊,製作技法也是當代首屈一指,風格反應上層階級的生活品味與審美主流。

=============================================

歷史四 李昕穎

伊萬里燒於中國十七世紀瓷器生產衰弱時趁勢而起,
  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外銷至歐洲。

  而鍋島燒的屬性則是主要以日本國內為主,
  基本上是進獻給幕府或大名,是為只燒造最高級品的藩窯,  以完美的技法描繪出日本風味。

  鍋島燒和伊萬里燒最大的差異,
  鍋島燒是不使用像伊萬里燒般的金彩。

  至於文樣部分則是十分具有濃厚的和風,
  題材如花卉、風景等,其中有不少圖案化的描寫,
  圖案陳列在重複中亦有變動的趣味,
  帶有濃厚的日本美術的特點。

  這點與模仿中國景德鎮為製造範本的伊萬里燒有明顯不同。  
  我認為伊萬里因為金彩,而有華麗繁複之感,
  而鍋島燒則有濃厚的日式裝飾趣味與題材。

===========================================

政治四 陳昱瑾


十七到十八世紀,日本最著名的外銷瓷器乃是柿右衛門風格的彩繪瓷器,在有田一帶的窯場燒製,然後再運到鄰近的伊萬里港外銷,故又稱為伊萬里燒。初代的柿右 衛門以「赤繪」聞名,所謂的赤繪是在施釉後經高溫燒成的白瓷上,以紅、綠、黃、青、紫等彩繪,然後再次入窯低溫燒製而成,初代的柿右衛門前期作品色暗,後 期研發出乳白釉,加上淡雅顏料,圖樣為花草紋樣,直到六代的柿右衛門時期,因為不斷出現仿效者,風格發生轉變,稱為古伊萬里瓷器,古伊萬里瓷器的圖樣設計 熱情奔放,帶有平民色彩。日本外銷瓷器於十七世紀中期加入歐洲市場,此時中國正發生內亂無法穩定生產外銷瓷器,於是荷蘭轉而向日本訂製,所提供的樣本即是 中國瓷器,不過日本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最明顯的證據即是,十八世紀後期中國復出瓷器市場,再度取代日本地位,荷蘭人竟要求景德鎮仿製伊萬里瓷器生產, 此即說明了:伊萬里燒對歐洲人來說已成為一項新的品牌。

因此十七到十八世紀,中國與日本外銷瓷業的競爭,可說是互相消長,中國因為具有長期發展的優勢,製作品質已屬精良,早在之前就有外銷瓷器的紀錄,而日本於 十七世紀開始創燒瓷器,初期雖不甚精緻,但因接收了朝鮮的燒造瓷器經驗,短期之內即有顯著的成長,所以才能與中國競爭歐洲市場,日本在取代中國之後,慢慢 樹立起獨特的風格,並且影響歐洲日後的藝術發展。



.....參考文章摘自:台大東亞陶瓷文化史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